2019-07-05 15:13:44
本文标签: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红尘啊滚滚,痴痴啊情深,聚散终有时……
等等,为什么是红尘呢?为什么不是黄尘作伴,蓝尘滚滚呢?
红尘这个词最早可能出自汉代班固所写的《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大意是说,“热闹喧嚣人流扬起的尘土(红尘),从四方合拢,充满全城,尘土与烟云都连在一起。”
这一段的“红尘”,发生在“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之时,正是日出之时一片忙碌景象。
那么红尘的原义指的是土路车马过后扬起的尘土,恰好此时日光是红色的,给飞尘也蒙上一层红色,“红尘”因此而得名。
“红尘”一词或由于它的浪漫,或由于它的美,一出现就大受欢迎,开始被很多文人在诗作中使用。
如:
【日出红尘】
飞观霞光启,重门平旦开。……红尘扬翠毂,赭汗染龙媒。(张正见《门有车马客行》)
才分曙色第三鸣,旌旗红尘已出城。(李廓《鸡鸣曲》)
【日落红尘】
红尘暮不息,相看连骑稀。(张正见《洛阳道》)
门车马路,此路在浮沈。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于武陵《东门路》)
剑锋生赤电,马足起红尘。日暮歌钟发,喧喧动四邻。(杨炯《刘生》)
安知我有不平色,白日欲落红尘昏。(李益《轻薄篇》)
一开始红尘只与日光有关,但它并不是城市的专利,郊陌、乡村也有红尘:
日起霜戈照,风回连骑翻。红尘朝夜合,黄沙万里昏。(谢眺《鼓吹曲之从戎曲》)
岩榭风光媚,郊园春树平。……日落红尘合,车马乱纵横。(陈子昂《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
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韦庄《春日》)
与日光有关的红尘,正对应早晚忙碌之景,给人以碌碌之感,所以渐渐便加注了纷纷扰扰的内涵,成了人世间代名词。
有些作品中,红尘便开始兼有虚实二义:
酒酣白日暮,走马入红尘。(孟浩然《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
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王建《从军后寄山中友人》)
红尘扰扰日西徂,我兴云心两共孤。(元稹《重酬乐天》)
驱马独归寻里巷,日斜行处旧红尘。(李绅《重入洛阳东门》)
到了唐代,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盛,“红尘”又多了一个意思,那就是纷纷攘攘的世俗。
如唐代王建《从军后寄山中友人》诗云:“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
此时的红尘,已被喻指繁华热闹的都市。
在佛教里,红色象征世俗诱惑,代表生命的追求和世人的欲望;尘,乃是尘埃和污垢。
如明贾仲明《金安寿》第四折写的“你如今上丹霄,赴绛阙,步瑶台,比红尘中别是一重境界。”
清范阳洵的《重修袁家山碑记》写道:“其自愿混迹红尘,广行善事,以拯危救难。”
这里的“红尘”,就是指让我们烦恼却又逃不开的世俗世界了。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嫌侵权请联系处理
欢迎关注玛瑞欧教育微信公众号
延伸阅读:
自成立以来,IMCPI秉持严谨和规范的培训体系,汇聚对外汉语业界培训名师和专家教授资源,研发出独具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IMCPI吸引了大量外籍中文学习爱好者和外资企业中文培训需求,同时吸引了大批国际对外汉语教学爱好者加入到全球推广汉语的队伍中来。IMCPI被学员誉为对外汉语行业的“黄埔军校”。
另外,IMCPI与培生Pearson教育英国认证机构合作。 上图为培生Pearson教育认证/培生Pearson获得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证明文件 从左往右依次是:英国政府教育与技能部;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英国培生Pearson集团;英国政府教育与就业部 上海IMCPI 认证中心:4007-200-200 微信号:mariomandarin IMCPI官网:http://www.mariomandarin.cn/imcpiwenzhang.html 在线报名试听:http://www.cnfirst.org/stkzxbm.html 预约参观汉语角:http://www.cnfirst.org/hyj.html 报考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1065号飞雕国际大厦25楼2503-2504室 了解“教老外学中文”的价值和乐趣,欢迎致电:4007-200-200